尼泊爾地區供僧行跡

尼泊爾是南亞山區的內陸國,位居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境內有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素有﹁高山王國﹂之稱。由於地理封閉及近代的自我孤立政策,目前是世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自拉納(Rana)家族結束世襲專政(一九五一年),尼泊爾才開放與外國接觸,推動國家全方位的建設。

全國有三十多個民族,族源有原住民、西藏移民、印度移民。其中廓爾喀人(Gorkha,印度移民)曾建立沙阿王朝(Shah Dynasty),統治長達二四〇年。尼瓦爾人(Newar,原住民)是尼泊爾古代文明的創造者,曾建立馬拉王朝(Malla Dynasty),寺塔建築、佛像雕塑等造詣極高。境內三十多種語言,尼泊爾語(印歐語系)通行全國;尼瓦爾語(藏緬語系)通行於加德滿都谷地,是尼泊爾大量古代宗教文獻所使用的主要語言之一;而政府官員及知識份子則多能通英語。多民族、多語言、多文化,形成尼泊爾人兼容並蓄的民族性。

釋迦牟尼佛誕生(西元前五四四年,二〇一三年考古新發現,可能上推至西元前六百年前)於尼泊爾克拉底王朝(Kiranti Dynasty,西元前八世紀至西元三世紀)時期,成道後遊行尼泊爾谷地,宣講佛法。西元前二六五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來此朝拜佛陀出生地,並在帕坦城建五座塔(caitya),又派遣印度僧人至尼泊爾弘揚佛法。在西元後最初數百年,尼泊爾是佛教徒的朝聖中心,說一切有部學說盛行。

梨車毗(Licchavi)王朝建立後(五至八世紀),帶來尼泊爾藝術文明第一個黃金時代,也是連續王朝紀年史的開始,同時將印度教及其階級結構引進尼泊爾。印度大乘佛教興起後,陸續傳入尼泊爾,形成大、小乘並存的景況。梨車毗盎輸乏摩王(Amsuvarma)將女兒尺尊公主(Bhrkuti Devi)嫁給藏王松贊干布(Songzain Gambo),溝通了從印度經加德滿都、拉薩到長安的通道,也是佛教傳入西藏之始。梨車毗王朝後期,佛教與印度教和睦共存。

九世紀初商羯羅(Adi Sankara)至尼泊爾,力倡印度教,逼迫佛教僧尼還俗或改道,使佛教受重創,退居尼泊爾谷地和東北山區。嗣後幾個世紀,佛教和印度教逐漸融合,成為混合密教,並延續至今。十三世紀穆斯林入侵印度,大批佛教徒攜帶經卷、文物到尼泊爾和西藏避難,使佛教典籍得以保存,促進尼泊爾佛教的繁榮。但同時印度的貴族、婆羅門逃往尼泊爾,也使印度教在尼泊爾的勢力擴大。十四世紀馬拉王賈雅斯提提(Jayasthiti Malla,一三八二至一三九五年在位)制定嚴格的種姓制度,區分三十六種種性,限制其行業、信仰等,打壓佛教的發展,禁止佛教徒出家,佛教從此成為居士佛教,佛寺由釋迦族維護管理。十一至十五世紀初,藏傳佛教各教派形成後,先後傳入尼泊爾,影響力至今不墜。

近代開放後,佛教也有一波新發展──由於西藏政府流亡海外,西藏佛教各大教派遂紛紛來到臨近的尼泊爾建寺弘法。至於尼泊爾則有人到泰、緬、斯里蘭卡等地學習上座部教法,出家為僧,弘揚上座部佛教,陸續創建佛教復興會,興建南傳寺院,翻譯和出版巴利語佛經及研究。一九五四年尼泊爾亦派員參加緬甸第六次佛教結集;一九五六年則於尼泊爾召開第四屆世佛友誼會。目前佛教徒占全國人口不到一成,大都集中於東北部和中部,東北山區的佛教徒大多信奉藏傳佛教。(資料來源請參見:《供佛齋僧》②;頁318;no.136-143。)

二〇一三年本會首度至尼泊爾供僧,除慈恩寺外,其餘六處皆藏傳佛教道場。其中那爛陀佛學院(Shree Nalanda Buddhist School)位於道拉吉里(Dhaulagiri)的小城土庫謙(Tukuche),地處海拔四千公尺的高原,本會未能親自前往,而由佛學院院長欽哲堪布代表接受供養九十位小喇嘛及寺院的善款。(資料來源請參見:《供佛齋僧》②;頁318;no.145-146。)

以下擇要介紹本會供養尼泊爾地區之道場及單位,並將供僧地點標示於地圖如左、列表如下:

序號 供僧地區 寺院名稱
藍毗尼園

藍毗尼園(Lumbini)──佛陀出生地,位於尼泊爾南部,近印度邊境的特萊平原上,距加德滿都約二八〇公里處。一九九七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2013. 10. 22

博大那

博大那(Boudhanath)佛塔為世界最大的覆缽體圓形佛塔,位於加德滿都城東。塔基為半圓形覆缽體,下連三層曼陀羅式平臺底座;上盛四方體塔座,四面皆繪有佛眼,表佛法無邊,無所不見;向上有十三層金色階梯的塔錐,通至塔頂。 2013. 10. 21

01 加德滿都(Kathmandu) 01_雪謙寺(Shechen Tennyi Dargyeling Monastery)
02_德雅寺(Dilyak Dabzang Monastery)
03_科槃寺(Kopan Monastery)
04_南無布達創古寺(Thrangu Tashi Yangtse Monastery)
05_尼泊爾慈恩佛學院(Karuna Buddhist Centre)
02 波卡拉(Pokhara) 06_聖甘丹大吉嶺寺(Shree Gaden Dargayling Monastery)
03 道拉吉里(Dhaulagiri) 那爛陀佛學院(Shree Nalands Buddhist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