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地區供僧行跡

緬甸號稱千塔佛國,擁有世界上密度最高、數量最多、涵蓋最廣的佛塔建築羣。佛教最晚在阿育王時期已傳入緬甸,經過千百年的教派分化與傳播,一般認為今日緬甸佛教有九大教派。

一〇四四年蒲甘王朝建立後,上座部成為國教,佛教在緬甸得到空前的發展。到了十九世紀末殖民時期則失去國家支持,呈現自生自滅的狀態,趨向腐敗與沒落。 一九四八年獨立後,一九五四至五六年,在政府支持下,緬甸舉行了上座部佛教的第六次結集。來自南亞、東南亞八個國家的僧侶二千五百人共聚一堂,將巴利三藏重新校勘, 修訂出迄今最完善的巴利大藏經。一九七八年軍政府發表公告,表示要對符合條件的佛教僧人授予稱號和獎勵,如:阿毘達摩大寶導師(Abhidaja Maha Ratta Guru)、 大班智達(Agga Maha Pandita)、明三藏持法長老(Tipitakadhara Dhamma Banda-garika,或稱「通經明法長老」,是最高的學術頭銜和稱號, 至少能夠背誦二十大冊佛教經、律、論三藏)等。一九八二年後,「僧伽素質水平教育計畫」的推動,實施了三級佛學教育制度,並成立佛教大學,授與學生佛教學士學位(Dhammacarya)、 碩士學位(Mahadhammacarya)。此外也實行在家眾可參加的佛學考試:阿毘達磨水平考試、清淨道論水平考試等,提升全國佛學水準。據二〇〇六年統計,全國比丘有二四六六六三人, 沙彌二九九〇七七人,合計占總人口百分之一。

現今的緬甸僧人,男性出家為比丘,依照佛世時的傳統,每日出外托缽乞食;出家女性因為歷史上的比丘尼僧團傳承中斷,僅得受持十戒或八戒,一般以緬語稱「Sayalay」 (小老師)或稱「Thilashin」(持戒尼眾),可化緣白米等自行烹煮,而非每日托缽乞食。不論前者或後者,在經濟落後的緬甸,除非是都市道場或大型禪修中心、戒律嚴謹的僧院等, 能得到較多的資具供養,否則升斗小民之施難以提供僧人完整的衣、食、住、藥四種生活所需。有鑒於此,由在家眾成立的地區性供僧會紛紛成立,約有六十萬僧眾均靠國際大眾供養。

本會自二〇〇六年起,連續六年,每年皆撥款至緬甸,作為每日供僧基金,或親自前往供僧及齋僧,平均一年供養數萬位緬甸僧眾,詳細供僧記錄請參考《供佛齋僧》②;頁313。 以下擇要介紹本會供養緬甸地區之道場及單位,並將供僧地點標示於地圖如左、列表如下:

序號 供僧地區 寺院名稱
雪達根大金塔

緬甸雪達根大金塔。 2011. 11. 06


瑪規僧王寺

緬甸瑪規僧王寺供僧。 2006. 10. 26

01 仰光(Yangon) 舊僧王寺
瑞那達僧寶聯合寺
明嘎拉東、金香地區寺院
那伽佛學院
顧他顧你寺
不可古佛學院仰光分院
多民尼亞納沙吉緬奧尼眾佛學院
02 瑪規(Magway) 瑪規僧王寺
瑪規每日供僧會
03 不可古(Pakokku,或譯木各具)不可古中央供僧會、不可古寺及佛學院
04 曼德勒(Mandalay)金佛寺
05 勃固(Bago) 溫寧密達勇寺佛學院
賽卡灣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