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地區供僧行跡

在遠古時代,不丹曾被稱呼為〝Lho Mon〞──南方的黑暗之地;〝Lho Tsendenjong〞──南方的柏樹之地;〝Lho Men Jong〞──南方的藥草之地等。而〝Bhutan〞名字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出自梵語:Bhotant,意指西藏的末端;另一種說法是出自梵語:Bhu-uttan,意指高地,這是從印度的平原往北方方向看,不丹位於高地。 不丹在地理上屬南亞區域,是一個內陸國家,位於喜馬拉雅山東段南坡,北臨中國,南接印度西孟加拉邦、東接阿魯納恰爾邦,以及西接錫金邦與尼泊爾相望;全國土地面積約38,394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31名) 。不丹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山區氣候寒冷,高山終年積雪,中部河谷地帶氣候溫和,南部森林密布,丘陵平原屬溼潤的亞熱帶氣候。不丹高山地形橫跨熱帶、亞熱帶、溫帶與寒帶,發展出令人驚艷的生物多樣性,包含200種哺乳動物、670種鳥類、5,500種植物(其中46種屬於珍貴的高山杜鵑種類) 。全國森林覆蓋率為72%,為南亞第一;國內最高山峰──岡嘎本孫峰(藏文:གངས་དཀར་སྤུན་གསུམ་,藏語拼音:Kanggarbünsum,也譯康嘎爾本孫) ,海拔7570米,位於中國和不丹的邊境地區。

公元7世紀時,不丹是吐蕃王朝的一部分。 另外,根據考古資料顯示,從西元前1500年甚至西元前2000年時,就有游牧民族在目前不丹的低窪山谷活動。在蓮花生大士來此之前,此地又被稱為門巴,它既不屬於西藏也不屬於印度,是一個獨力而與世隔絕的地域,境內則是各地部落首領分劇的局面。 直至西元17世紀,才由竹巴噶舉傳承的夏宗法王統一全國。現今不丹人口約75萬人(2013年) ,大多定居於內陸河谷以及南部平原,北部山區有部落,以及游牧民族於山區牧放羊、牛與髦牛。不丹住民有:(一)不丹族人,居住在不丹西部,是中國西藏人血統和印蒙血統的後裔,從事農牧業生產,少數從事商業和工業等,約占總人口的50%;(二)尼泊爾族人,其祖先在19世紀時,從尼泊爾王國來到不丹;其體質特徵、生活習慣和語言都與尼泊爾居民非常相似,大部分居住在不丹南部,主要從事園藝、種植、工商業等,約占總人口的35%;(三)還有一些散居在全國各地的土著人和移居者,他們保持著各自的民族風格和生活習慣,主要從事農牧業和商業,約占總人口的15%。

不丹官方用語是宗喀語及英語,尼泊爾族人則講尼泊爾語。從語言來看不丹住民,主要有三大支:(一)夏迦族(Sharchop),居住在不丹東部的土著人,使用夏迦巴語(Sharchopkha)。(二)雅羅族(Ngalops),多居住在不丹西部,是9世紀藏族移民的後裔,使用近似藏語的宗喀語(Dzongkha)。(三)羅參帕族(Lhotshampa),分布於南不丹,19世紀末期移居不丹,是說尼泊爾語的民族。其他散布各縱谷高地的少數民族有19種地方語言。在民族文化方面,不丹政府為了維繫人民對傳統服飾的認同,規定到政府機關上班或拜訪、去學校上課,或是參與重要的宗教慶典,都得穿著正式的傳統服飾:男性稱〝Gol〞──幗,女性稱〝Kira〞──旗拉。另外,出入宗或者寺院、拜會高官、國家節慶活動等,除了傳統服飾外,肩上還需要配掛一條披巾。

不丹以藏傳佛教中的竹巴噶舉傳承為國教。除了尼泊爾族人信仰印度教,還有一些少數民族信仰原始宗教之外,不丹人民普遍信仰佛教。不丹佛教的信仰可追溯到西元7世紀西藏國王松贊干布(Songtsen Gambo)時代。松贊干布在文成公主的影響下,在西藏弘揚佛教。當時,傳說松贊干布藉助神通力,一天內完成了108座寺院,其中有兩座寺院就位於不丹。一座在今不丹西部的巴羅(Paro),稱「基秋拉康」(Kincho Lhakhang);另一座位於不丹中部的本塘(Bumthang),稱「蔣巴拉康」(Jambay Lhakhang),即為彌勒寺院。這兩座佛寺在不丹設立後,佛教在此種下因緣,不過也僅為開始階段 。

西元8世紀時,不丹本塘地區的國王因為與不丹南部的一個印度國王發生戰爭而被惡魔纏身,大臣為了國王而四處尋求具有高強法力的密咒乘上師;最後在不丹南方地區的一處洞穴中,找到正在禪定閉關的蓮花生大士。在大臣懇請之下,蓮花生大士至本塘為國王驅魔,並調解兩位鬥爭的國王,使國境回復和平安詳。因此,國王、皇后及大臣們受到蓮花生大士感化而歸依佛法。西元9世紀時,由於藏王朗達瑪(836-842)統治西藏期間,禁止佛教傳布,迫害僧眾、破壞寺院,導致許多僧侶及藏人遷移到不丹的西部定居。到了西元11、12世紀時,由於當時西藏格魯派勢力強大,許多竹巴噶舉的僧眾離開西藏,來到不丹西部定居,並建立竹巴噶舉的寺院。因此,在13至16世紀時期,竹巴噶舉傳承在不丹蓬勃發展,更多的喇嘛從西藏的拉隆寺被邀請至不丹弘法,建立寺院。至此時期,不丹國土仍為眾多地方首領分據的狀態,直到1616年,阿旺朗嘉(1594-1651)統一不丹,才使不丹成為一個完整王國。

西元17世紀時,竹巴噶舉傳承的夏宗‧阿旺朗嘉統一不丹。夏宗‧阿旺朗嘉是拉隆寺創始者──章巴加雷的後代子孫。而章巴加雷是13世紀當時西藏竹巴噶舉傳承的創始者,他在西藏興建拉隆寺時,聽到天空發出雷鳴聲,並親眼目睹九龍從地而起,翱翔在天的殊勝景象,因此將他的傳承命名為「竹巴」,即「龍派傳承」。而不丹國名,以不丹語發音為〝Druk〞或〝Druk Yul〞,〝Druk〞有「龍」及雷聲之意,〝Yul〞有「地域、國度」之意,將兩者合而為一,即稱為「雷龍之地」或「雷龍之國」,這道出了不丹與竹巴噶舉傳承的密切關係。夏宗‧阿旺朗嘉在不丹西部各地傳播教法,被尊稱為「夏宗仁波切」(Zhabdrung Rinpoche)。他花了30年的時間統一不丹各個部族的勢力,建立國家制度,以及建設重要的政教中心──宗(Dzong),並制訂各種不丹習俗、傳統與禮儀,奠定不丹與西藏不同的獨特文化基礎。從此,竹巴噶舉傳承成為不丹的國教,至今不丹國王以及王室仍然是其重要的護持者。最後,夏宗法王在他要過世前,將國家的制度做了改變,將屬於政治的最高掌管權力交給「第悉」;將屬於宗教的最高掌管權力交給「傑堪布」。在夏宗法王圓寂後的二百多年,雖然國內地方勢力仍相互爭鬥,但基本上整體而言,仍然維持這樣政教分治的制度和系統。

到了20世紀初,在1907年時,吉美‧旺楚克(Ugyen Wangchuck/1907-1926年)被推舉為不丹的第一任國王時,結束「第悉」這個封號;而宗教方面的「傑堪布」制度仍然一直維繫下來,只是在其下增設不同的宗教事務管理部門,來分掌不同的工作任務。目前不丹人幾乎全部是佛教徒,佛教和不丹王國的歷史是不可分離的;喇嘛在社會各行各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即使在鄉間小鎮,也經常可以見到成千上萬的祈福輪,天空點綴著多彩的旗幟,上書〝唵嘛呢叭□吽〞六字大明咒在微風中飄舞,佛教已深深地融入不丹的立國精神和文化中。不丹佛教最大的慶典是每年四月在巴羅(Paro)舉行的巴羅大祭,節慶共進行四天,主要是紀念蓮華生大士。不丹人嚴格遵循傳統,每戶至少要選派一個男孩入寺出家。但今日已有觀念上的變化,出家僧侶多屬自願;雖然如此,寺院中仍有許多的沙彌。近年來,隨著〝世界佛教徒友誼會不丹分會〞的成立,許多年輕僧侶紛紛前往世界各佛教國家參訪,1988年有沙彌尼帕摩(Tharpten Palmo)前來佛光山美國西來寺求受比丘尼具足戒,成為不丹國的第一位比丘尼,並返國弘揚佛法。【參考書目】

2014年本會初次至不丹供僧,除了隨喜讚歎不丹以佛法立國的智慧,供養佛、供養僧外,也祈福一同為佛法住世流傳而努力。以下擇要介紹本會供養不丹地區之道場及單位,並將供僧地點標示於地圖如左、列表如下:

序號 供僧地區 寺院名稱
普那卡宗

普那卡宗──不丹歷史上第二古老寺院。 2014.11.03

轉世仁波切

轉世仁波切──給西滇津洛給。 2014. 11. 04

01 亭布(Thimphu) 01_記息貢巴寺院
02_雪謙烏金卻宗比丘尼寺院
03_札西秋宗(Tashichhodzong)國家寺院
04_馬頭明王佛學院(登古寺Tango Monastery;亦稱馬頭聖山佛學院)
05_舍利佛塔
02 普那卡(Punakha) 06_普那卡寺院
07_烏拉卡阿尼寺院
03 塔希岡(Tashigang) 08_卡倫佛學院
04 旺杜波德朗(Wangdi Phodrang) 09_庫鳩拉寺